【創(chuàng)建楓橋式人民法庭】庭審現場進家門,敲響巡回法庭今年第一“槌”
2025-02-09 15:00:42
來源:湖南法治報 | 編輯:楊紹銀 | 作者: | 點擊量:8429
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楊帆 范質惠)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就地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近日,益陽市赫山區(qū)人民法院滄水鋪法庭干警們以巡回法庭的方式審理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敲響了新年巡回審判“第一槌”。
原告彭嗲和被告彭某為臨近村村民。2016年至2018年期間,因彭某做水泥袋加工,彭嗲為彭某提供縫包用線,累計產生貨款104500元,彭某陸陸續(xù)續(xù)向彭嗲支付貨款57000元。后經彭嗲多次上門、電話等催要,彭某未再支付貨款,彭嗲遂訴至法院。承辦法官劉飛宇考慮到原告年齡較大出行不便,且案件雙方當事人系鄰村人,經協(xié)商后前往被告家中開庭審理此案。
開庭前,劉飛宇看彭嗲和彭某關系很融洽,且彭某態(tài)度較好,具有調解的可能性,遂組織雙方先進行庭前調解。雙方當事人在進行充分陳述后,根據雙方均無異議的事實,承辦法官予以認定;對雙方有爭議的利息部分,承辦法官通過對案件的法律事實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釋法明理,分別對彭嗲和彭某做工作,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xié)議。
庭后,彭嗲激動地說:感謝法院能這么高效的幫我把這件事解決好,感覺心里的一塊大石頭落地了!
人勤春來早,奮進更當時!伴隨著法官堅定地敲響今年巡回審判“第一槌”,該院滄水鋪人民法庭將繼續(xù)秉持“讓群眾少跑腿”“實質化解糾紛”的理念,扎實推進巡回審判工作,走出法庭,走進鄉(xiāng)村,以更加熱情和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為人民群眾提供走心、暖心、貼心的司法服務。
責編:楊紹銀
一審:楊紹銀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